







环国自驾第 1 天:在断舍离与朋友告别中,寻找人生新坐标
序章:巨大转变的开始
交房日的清晨,我们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。但在深圳居住了两年半的出租屋,就像一个庞大的时间胶囊,收藏了我们六年来的所有记忆和物品。我们为此准备了一周,以为足够,没想到房东在上午11点敲门时,大部分行李还散落在房间里。我们匆忙的收拾,两人还因此闹了别扭,这场旅程的开始,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。
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搬家,而是一场**“物理的断舍离”与“精神的告别仪式”**。我们将过去六年的生活,浓缩成可以塞进一辆小车的有限空间。每一个被扔掉或者在闲鱼上卖掉的旧物,都像一张旧日的照片被撕掉。
断舍离的荒诞喜剧
这场断舍离,充满了荒诞的戏剧性。在此之前,我们几乎将所有能卖的东西都挂上了闲鱼。小到旧衣架、旧厨具,大到桌子和折叠露营椅,几乎都能找到买家。其中有两次经历尤其难忘:
有一次,小猪在家等买家来取桌子。她热情地邀请买家进门看看,在一番推销之后,硬是卖出了内裤洗衣机、按摩仪、烤涮一体锅等一堆东西。买家最后拿不走,我们甚至帮她送了货。
另一次,小猪遇到了一个在深圳买了房的中年妇女。在得知对方的家庭状况后,小猪兴致勃勃地推销,却被对方以“送我我就要”的方式讲价。最终,一堆东西只卖了35块钱。这个家庭销冠,在卖力推销了一个多小时后,差点被气哭。
最后,还有许多实在带不走的东西,我们请楼下收废品的阿姨们上来拿走。她们看到我们扔下的物品,开心地像过年一样。
流动的家与定格的深圳
下午1点,我们终于勉强收拾好,房东验完房,退了押金。我俩匆忙离开了这个承载了两年多回忆的出租屋,甚至来不及感伤,因为还有两场重要的告别在等着我们。
我们的“家”,瞬间从一个固定的房间,变成了一辆车,以及一个个临时的落脚点。在南油停车场,我们将所有家当再次搬出来,重新规划收纳。这个水泥森林的角落,成了我们的**“第一个家”**。我们在凌晨两点,用精确到厘米的规划,定义着未来的生活。这个移动的“家”,将带领我们去探索真实的大地,发现和解决真实的问题。
告别与成长的勇气
这场旅程的核心是自我负责,而告别,正是对这种勇气的深刻考验。
告别小梅和朱老板: 这是我们十年友谊的一个重要节点。我们认识于大学,一路从深圳的实习生走到了现在。这一别,意味着我们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。当时我强忍着情绪,但小猪却绷不住哭了。那种不舍,并非因为分开,而是意识到今后将聚少离多,彼此的人生轨迹再难有如此深的交集。
告别珂瑜和邵刚: 他们是另一对给了我们巨大情感价值的好朋友。当晚他们做了拿手菜,还分享了一个重要的消息:他们在深圳买了房。在深圳这个高压城市,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人生大事。他们的选择,是另一种值得尊敬的“生命勇士”模式。这让我意识到,我们选择了旅行,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必须选择这种方式。每一种活法,都值得被尊重。
告别物质,也是告别过去: 小猪在丢弃那些曾无比珍爱但从未用过的物品时,流下了眼泪。那不是对物品的留恋,而是对过去在深圳安稳生活的告别。这是成长的阵痛,也是蜕变的必经之路。
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坐标
这一天,我们尝尽了生活的五味杂陈:物质与精神的矛盾、告别旧友的伤感、面对未知的迷茫。我们学着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:找到一个亮堂的地方停车,去附近洗漱,规划好明天的路线。
这个魔幻的交房日,是我们在旅程中遇到的第一个注脚。我们在这里告别了过去,在这里定义未来,在这里寻找作为行动者的第一个坐标。
“我们无法预测未来,我们选择在不确定性中,创造自己的确定性。”